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四川合作经济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政策解读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我市印发《巴中市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作者:李云良添加时间:2019-05-31阅读:21

  日前,我市发布了2019年公开引进人才公告,计划2019年上半年面向全国公开引进人才598名——这是我市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之一。

  《巴中市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近日印发,把建立全覆盖人才工作网络格局、大力实施精准引才等15个方面工作作为要点,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五级人才工作网络体系”

  《要点》提出,要建立全覆盖人才工作网络格局,健全完善“五级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市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1名联络员;每个区县对应成立相关机构,组织部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人才工作;乡镇(街道)成立人才办公室,村(社区)成立人才工作站,明确1名专兼职人才工作者。

  为强化人才工作保障落实目标责任,《要点》提出,我市今年将把推动人才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价指标”,把推动人才工作重点突破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目标”。

  此外,为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要点》提出要举办“引进人才初任培训班”、推进“巴山优才计划”专题研修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引进来”“走出去”纵深推进“巴山优才计划”

  “推进巴山优才计划,一方面要扎实做好‘引进来’,一方面还要积极‘走出去’。”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要点》提出今年上半年精准“请进来”,扎实开展全市“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活动;下半年主动“走出去”,积极筹备第二届“智汇巴中,才领未来”赴高校专场引才活动。同时,将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组织开展专场引才,探索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常态柔性引进机制。

  人才不仅要发展,更要培育。《要点》提出,要持续开展引进人才集中培训,选派20名优秀干部人才到重点项目一线挂职锻炼;注重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本土企业高级管理人才30名以上。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全年培训高层次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500人以上。规模化开展普通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年内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以上。大力培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000名。

  《要点》将加大优秀人才评选表扬激励力度作为重要工作,推荐评选表扬10名全市优秀引进人才。全面落实“天府万人计划”巴中实施方案,评选20名左右市级优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杰出人才,84名左右市级领军人才、50名左右市级青年拔尖人才。

  此外,我市还将加快搭建人才创业创新平台,推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落实,新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平台或实施重大合作项目2个以上。兑现好巴中籍重点高校毕业生回巴中就业专项资助,用好特设专业技术岗位制度,让优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走上新岗位,评聘新职称。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挖掘人才资源优势

  人才发展离不开机制创新,好的工作环境将更大激发人才的工作动力。《要点》提出,要积极推进与成都市签订推进干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探索推进与川东北经济区其他市之间人才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市级统筹、区县联动、用人主体参与的人才工作推进机制。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我市今年将全面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职称系列、拓展对象范围、完善评价标准和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通道试点。

  为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要点》提出将对接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常态开展专家下基层服务、科技特派员选派计划,持续实施“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计划,集聚500名急需人才充实基层一线。

  《要点》提出,要畅通人才合理流动渠道、人才“由下而上”遴选渠道,畅通人才“由上而下”聚集渠道,有计划地选派一批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选任或调任到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畅通人才“由内而外”流动渠道,大力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到脱贫攻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智力服务。

  优化人尽其才环境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要点》提出,要常态化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充分发挥“市高端人才服务中心”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天府英才卡”制度,确定市委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名单。

  为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要点》提出,要兑现引进人才安家补助和工作补助,积极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具体问题。大力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或进入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加大各类人才安居扶持力度,市县两级分别建设“人才公寓”,年内组织各类无自有住房符合条件的人才入住,满足各类人才居住生活需求;持续做好“人才公寓”管理维护工作;对因人才公寓房源短缺,无法申请租住人才公寓的符合条件人选,由用人单位提供适当的租房补助。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巴购买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