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巴山披锦时。
巴河之畔,锦绣画卷渐次铺展——佰思格公司正式点火,实现巴中钠电产业0到1的有力突破;恩阳科普大视界盛大开园,“1+10+1”数字光影场景矩阵构筑永不落幕的科普之城;四川光雾山国际冰雪节持续进行,潮趣多元项目带领全国游客共享冰雪盛宴……
春为约,巴城处处有新意。一份质量高、成色足的答卷写在春天里,巴中首季实现“开门红”。
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4.0%,居市州第2位;农业增加值增长3.0%,增速居市州第10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0.8、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2%,较去年同期加快78.8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交出亮眼成绩单。
一季度,全市传统产业动能提升,新兴行业加快成长,以发展动能延续“稳”的态势,奋勇争先创出产业发展“满堂红”。
一季度,全市以开放矩阵联通山河经纬、以产业谋划撑起振兴格局、以民心融合迎接幸福天地,为摘得全年目标硕果搭梯建台。
一场签约会
看巴中经济韧性更强劲
经济运行,不仅要看“形”,还要看“势”。
“GDP增长6.5%”是今年一季度巴中经济的总体之“形”,而把它与之前的增速连起来看,就能看到总体之“势”。掰开数据从结构来看,工业、消费和投资等核心指标都发挥了顶梁柱作用,长板更长,优势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巴中经济的坚强韧性。
“GDP增长6.5%”的韧性来自何处?聚焦一场签约会,读懂巴中经济韧性——
3月27日,全市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产业项目开工投产仪式在巴中钠电产业园区举行。此次签约涉及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56个项目,总投资达199.85亿元。
一大早,北京春汇超越科技有限公司等7个企业代表便来到现场,签约地在佰思格公司的大型厂房内。
“会场前面是企业幸福中心,后边是项目生产线,很接地气。”在工厂签约,是巧思,更是用心,中交天和西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科直言,“让我直接感受到了巴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依法保护好企业家和企业’的诚心。”
——签约背后,是以重点项目为“牛鼻子”的坚定抓手。一项项工程抓紧落地,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全市正集中开工建设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
历经4天长途跋涉,运送重达320吨的发电机定子的“巨型”车队缓缓驶入金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
3月28日晚,四川能投巴中(通江)燃气发电工程项目1号机组发电机定子顺利抵达园区,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关键设备安装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25.86亿元,是我市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主要计划建设2套4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该项目正是通江县能源化工主导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投产后,调峰用气最大需求量、日最大用气量、年耗气量、年利用小时、年发电量等指标将得到极大提升,以显著改善省市电网电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融圈建链”为抓手,全市“5+2+3”主导产业体系加快构建,9大产业生态圈持续扩大、19条细分赛道越走越稳,企业工厂间、项目工地上处处是拼经济、抓发展的奋战身影。
——签约背后,是以要素保障为“命根子”的准确判定。一季度,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彰显出的是企业敢用、能用、多用的信心与放心,更是水、电、气、油、运、金融等生产要素保障支撑持续建强的决心和用心。
4月8日,在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为在场200多名企业家解读《2025年为企办实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让四川高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怡春直呼:“满满的诚意、满满的干货、满满的干劲。”
为弥补要素短板,突显“巴中特色味道”,该《方案》明确指出,今年将扎实开展降低“四上”企业水、电、气、油、运生产要素成本攻坚行动。从今年3月起,“四上”企业水、电、气、油价格按不高于川东北市州平均水平执行;两年内,“四上”企业物流成本不高于川东北平均水平。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机制,并推出企业开办、成长、壮大等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
——签约背后,是以营商环境为“生命线”的助企诚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润物细无声。好政策、好服务、好办法亦是如此,方能让企业家宾至如归。
1月,巴中临港产业园的恩阳至深圳工业物流专线正式开通。工业物流专线的开通,便是全市“巴商茶间荟”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写照。
会上,有园区企业反映工业物流费用高、运输时间长,给企业生产造成困扰。收到诉求,恩阳区商务局会同工业园管委会实地考察企业后,与物流公司达成合作,采用集中发货的方式开通恩阳至深圳的直通专线,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时间上,以前需要4到5天时间,公司的产品才运到深圳,现在每天发一趟,能节省2天的时间。成本上,一公斤货物能降低1至2毛钱,一个月我们预计能省7万到8万元。”四川悍天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继峰站在自家公司的厂房前,望着忙碌的运货场景,难掩内心的喜悦。
一方场馆
看巴中开放势头更蓬勃
当前,风急浪高下,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内外兼修”。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另一方面更要合作共赢。
改革春风之力愈盛,巴中开放之势愈疾。
聚力乘风开放的势头来自何处?聚焦一方场馆,读懂巴中开放势头——
2月15日,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恩阳区科普大视界成功举办。这座集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普基地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乘风飞翔影院,“云”飞越山川河海;元宇宙光影馆,沉浸式体验科幻新空间;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开启史志记忆闸门……在这一方科技场馆里,能切身体验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魅力。
时至今日,科普热潮持续升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众多单位、学校也纷纷在此举办科普活动,恩阳科普大视界俨然成为全国热门“打卡地”。
——这方场馆,也正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季度,开放硕果挂满枝。
从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到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从巴中到成都,从参会嘉宾到主办单位,这不仅仅是位置和身份之变,更是科普视听产业在巴中蓬勃发展的不菲成果;
从四川光雾山国际冰雪节到繁花竞放——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巡展(巴中站),从县(区)到全国,从市民到国民,这不仅仅是受众和区域之变,更显示出充满活力的文体事业正不断提升巴城的全国美誉度;
从市委主要领导赴成都市签订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到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从合作到协同,从“小圈”到“大圈”,这不仅仅是方向和层次之变,更进一步拓宽巴山热土之上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窗口”大开,消费随之提质升级。
春节消费是观察我市开放活力的一个重要窗口。蛇年春节期间,科普体验强势引流,“科普大视界”累计接待游客19.55万人次。
此外,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新春开园,集聚VR互动式体验、无人机体验、电影文化展、文创集市、巴中巴州馆、美食街区等多种业态,正成为巴城旅游新地标;
以断渠文商旅综合体为载体,首部中国巴文化科幻舞台剧《幻享·米仓道》在南江县持续上演,墙体3D投影、灯光水景等群灯璀璨,“夜娱、夜食、夜购、夜游、夜秀”多元业态,助力市民旅客解锁夜游南江的新体验;
平昌县第三届土猪刨汤暨民俗文化节上,近千名游客、网络达人齐聚,逗狮大会、篝火烧烤晚会等活动多样,品碗、坨子肉、龙眼肉等传统美食畅享,传统文化和地道美食的邂逅让游客身心都得到满足。
爆竹声中,全市对外开放的29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47.32万人次、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达4.4万件、各类促销活动105场次、餐饮消费热辣滚烫……从都市热门商圈到“奔县游”串起的街头巷尾,巴中处处是升腾的烟火气。
——“窗口”大开,博得外事外贸联动机遇增多。
组织企业参加“四川省—哈萨克斯坦孜勒奥尔达州经贸投资推介会暨企业洽谈会”,达成采购意向订单2730万元,争取第137届广交会展位5个;
对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为7家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统保业务;
制定出台《巴中市加大金融支持外贸力度工作方案》,对接中国银行、农行等,为4家小微外贸企业累计放贷562.5万元。
“离家20年,‘家’里大变模样。看到家乡越来越好,我感怀万千。我不只是企业家,更是城市合伙人,我与巴中价值共生、共创、共融。”远离家乡,才知离不开家乡。企业点火时,四川佰思格新能源公司董事长谢皎不住感慨。
一场坝坝会
看巴中民生福祉更殷实
民生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既是群众关切的焦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听取民意很重要,选对听取的方式同样重要。
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不要“大水漫灌式”“打包带走式”打捞诉求,而是要下沉到群众身边,“面对面”“一对一”地听取社情民意、积极答疑解惑。
答好民生大题的依据来自何处?聚焦一场坝坝会,读懂巴中民生福祉——
“以前烧柴做饭费时费力,现在通了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3月18日,巴州区平梁镇凤谷村的村民马仕国家用上了天然气。
在全市第二期“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凤谷村开了一场坝坝会,该村20余户村民集中向市县主要领导反映了“砍柴做饭难”问题。
当天,该问题便被巴州区列为重点民生事项督办。平梁镇迅速成立专班推进,联动兴圣燃气公司及巴州区住建、自规部门,依法优化审批流程,将原本需跑5个部门的审批简化为“村级代办+并联审批”。3月中旬,首批4.2公里燃气管道铺设完成,46户村民告别烟熏火燎。目前,二期工程正向周边3个村延伸,预计年底可惠及300户。
一丝一缕总关情。这场基层治理变革,始于2024年11月。
市委、市政府把每月第二个星期五固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将领导干部的“考场”从会议室搬到群众家门口。每到“月考日”,市县“四套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带头答题。走百家门、听百家言,直奔基层、直面矛盾,成为全市领导干部新的工作日常。
——“社情民意联系日”,是听取民意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助推器。今年,包括“社情民意联系日”在内的多项民生工程将持续解锁“幸福密码”。
2月5日,全市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动员会议召开。这不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牵引工程。
八大工程,就业为首。全市五个县(区)正推出一系列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的措施——
建立城市社区、街区、商区等产业集聚地的“就业超市”,打造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恩阳区为居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成为备受欢迎的“幸福基地”;
启动“纪群联动”响应机制,南江县纪委监委与县人社局、县就业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推动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和省内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招聘活动;
组建市民观察员、企业观察员、网络观察队三支队伍,通江县建立常态化观察、监督、建言机制,每个项目建成后,邀请群众当“评委”,现场打分、公开评价,将“幸不幸福”的评价权利交给群众。
——“城”载希望,“城”托幸福。通过每月一次的“社情民意联系日”坝坝会,可以看到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自我认识提升与行动自觉,这不仅是城市治理有效提升的生动表现,也是丈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杆标尺。
3月24日,巴中上榜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
从2015年到2025年,创文这十年,可以看到:环境改善在身边,幸福洋溢在脸上;社会治理智慧赋能,幸福生活持续加码;十字路口礼让成风,社区院落笑语盈门,文明素养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巴中以全民共创共建共享文明的磅礴之力,勾勒出了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图景。
诚然,收到这块含金量最高、竞争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金招牌”将是莫大鼓舞,但不代表精神文明建设已经结束,而是要铆足劲头和信心,向着高质量建设幸福巴中继续出发。
接下来,如何推动全市居民幸福生活长效提质?答曰:科技惠民生。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农耕到制造、从交通到教育、从养老到医疗,科技创新持续为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感。
2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被首次提出,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更要“打头阵”。
科技促农业。春耕时节,在位于恩阳区的下八庙镇楼房村小麦千亩高产片旁,四川空山青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天娴熟地操作农事无人机,只见操作界面上,随着无人机飞行半径的扩大,红色和黄色区域的画面一目了然,巡田效率较人工作业提升20倍。
“红色的区域说明农作物生长正常,黄色的区域就可能需要施药或追肥了。”夏天对“热感应技术”进行了通俗讲解,“利用这项技术可便捷、精准地掌握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情况,就像给它们做了一个‘CT’。”
科技促教育。3月,平昌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暨“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信义小学举行,对平昌中学等8所市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10所市级“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和30所县级“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进行授牌。
通过“试点先行—总结优化—辐射推广”的递进模式,1年至2年内将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标杆案例,为省、市提供可复制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范式,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向前迈进。
岁始春来早,人勤果更甜。起势照后势,开年看全年。积极凭借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和对外合作的稳定性,巴中正以脚踏实地、实干奋进的魄力与动力书写未来之景。(巴中融媒记者 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