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转载 > 市委市政府信息

“双节”同庆 家国同心

——我市各地欢度国庆中秋佳节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09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金秋十月,国庆与中秋“喜相逢”,节日期间,我市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欢歌笑语中共庆祖国繁荣昌盛。

  一抹红色映全城 多彩活动送祝福

  10月的巴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息,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扮靓了大街小巷。

  城市各主干道上,整齐划一的五星红旗宛如忠诚的守护者,守卫着这片热土;绿荫掩映间,红旗与城市环境交相辉映,为市民带来温馨与喜悦。

  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装扮,更是一种情感的汇聚,一种精神的传承。

  “国旗不仅能产生情感共鸣,将大家对祖国的深情祝福紧紧凝聚在一起,也能提醒我们不忘艰苦奋斗的来时路。”巴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退休老职工陈天承说。

  群众对祖国的祝福和期盼既承载在鲜艳的国旗上,也包含在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

  在平昌县巴中西南领航实验学校,11名学子满怀热忱,以画笔为媒、色彩为言,合力绘就一幅长达7.6米的主题画卷。

  “盛世华诞,强国有我”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画卷中央熠熠生辉,既饱含着对祖国76载辉煌历程的礼赞,也镌刻着新时代少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恩阳区梦华录街区和恩阳古镇,一场“歌唱祖国”红歌万人联唱活动感人上演。

  国庆当天,恩阳河畔,市民群众以拉歌互动的形式,共同用歌声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拉满。

  为迎“双节”,通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藏族特色节目《从此眼里只有你》将雪域高原的浪漫与深情娓娓道来,节奏欢快的《吉祥》把满满的祝福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苗族特色节目《摔三碗》象征着驱邪避灾、吉祥如意,展现了苗族人民豪爽洒脱的性格……众多节目精彩纷呈,让在场观众感受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又体验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文旅体融合“出圈” 流量十足添活力

  沉浸式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是欢度“双节”的主要形式。今年节日期间,我市各地市民群众迎来了一场文旅体融合盛宴。

  10月6日下午,“川超”第三轮继续进行。巴中红叶队坐镇主场巴中市体育中心,迎战实力强劲的成都锦城队。当天,2万多名球迷走进球场为两支球队加油助威。

  热闹,不只在赛场内。

  赛场外,配套市集“潮玩足球嘉年华”人潮涌动,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巴山肉牛等各类特色美食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虽然我没进去看球,但还是想来现场感受下氛围。”市民陈霞说。

  “川超”带来的影响还辐射到更远的地方。来自成都的球迷王海涛告诉记者:“比赛结束后,还打算带着家人去趟恩阳古镇。”

  数据显示,“川超”举办以来,巴中发放专项餐饮住宿消费券50万元,组织重点商圈及消费新场景开展“双节同庆”“足球嘉年华”等特色活动40余场,推动全市商贸零售持续升温。

  为接住这波“双节”和“川超”叠加流量,我市各地精心筹备的“文旅盛宴”也持续上演,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百余场活动多点开花。

  巴州区以“最浓巴州味、最暖家国情”为核心,全域联动打造节庆矩阵;恩阳区10余项主题活动构建起“家国同庆”全景体验;平昌县云上金宝景区的首届菊花艺术展成为新晋打卡地;南江县“幻游米仓道”系列活动好戏连台。

  “国庆期间,我们通过开展‘跟着川超游南江’系列文旅活动,有效将众多球迷游客吸附到南江县城。在断渠文化产业园,仅10月2日晚就有2万多名各地游客。”南江县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坚守与奉献同在 绘就最美风景线

  假期不打烊,坚守岗位忙。

  节日期间,当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时,还有一群人用忙碌的身影定格奋斗的动人画面。

  城市里,公安民警以脚步丈量城市脉搏。

  10月2日,南江县绕城路隧道内一辆电车因电量耗尽抛锚,民警迅速化身“推车侠”,在昏暗的隧道中合力将车辆推出危险区域,同时指挥过往车辆通行,保障现场交通安全有序。

  医院里,医护人员用专业守护群众健康。

  节日期间,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门急诊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接诊量达400至450人次。为此,儿科严格落实一线、二线、三线值班制度,各级医师在岗在位,将节日氛围融入日常工作。

  工地上,建筑工人用汗水浇筑工程进度。

  国庆佳节,镇广高速仍旧涌动着拼经济、抓建设的蓬勃热潮。在云台通江河特大桥建设现场,120名施工人员仍坚守岗位,现场进行劲性骨架外包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除了仍在岗位上奋斗的职工,忙碌在节日里的还有一群人,他们用真诚的微笑、忙碌的身影和无私的奉献,将“双节”的祥和与温馨,送到了千家万户,绘就了巴中最动人的民生底色。

  这个假期,我市累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860余支,近1.2万名志愿者投身其中。他们服务的足迹遍布每个角落,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从关爱“一老一小”到参与社区治理,从文明引导到应急保障,从文旅服务到食品安全宣传……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节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个坚守的身影,构成了节日期间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用拼搏诠释责任担当,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用奉献向祖国表白。(巴中融媒记者 张永龙 夏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