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各部门各单位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资源优势,做好融合文章、做实产业支撑,持续擦亮文旅“金字招牌”,以文旅发展新成效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要求,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精心组织抓好学习宣传,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等会议活动,开展多形式、全覆盖学习,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结合下乡调研、入户宣传等,迅速将全会精神传达到农村一线、挂联帮扶村,广泛凝聚加快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思想共识。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坚持“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文化教育”“农业+乡村旅游”,将巴山肉牛、通江银耳等“土特产”升级为精美礼品、文创产品,深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乡村非遗文化,盘活农房、土地等闲置资源,发展田园观光、巴山民宿,举办好特色农事活动,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党组会议指出,要发挥资源优势,丰富文旅元素。依托“秦巴山区天然药库”独特资源,精心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4个、中医药文化聚集区4个,盘活用好“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七彩世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天马山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要提升服务能级,优化文旅体验。高质量推进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抓好全龄友好营建工程和“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精心打造推荐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开发推出集生态旅游、科普研学、中医药康养、药膳食疗、养生保健于一体的特色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文旅精华。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坚持“线上+线下”,打造特色“新年轮”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推动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要推进产业融合,赋能文旅发展。积极推进融圈建链,坚定不移把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依托道地药材,构建“种植—研发—加工—康养旅游”全链发展格局。积极开发文旅产品,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开发食药同源产品、中草药化妆品、中医药文创产品等特色产品,全力打响“巴山本草康养”服务品牌,推动中医药文旅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中医药强省贡献巴中力量。
市林业局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全会安排部署在林业系统落地见效。要夯实生态资源本底。统筹推进造林增绿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持续加大森林、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等资源保护力度,切实守护好支撑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与生物多样性宝库。要丰富林业文旅业态。围绕全龄康养城市建设,依托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资源优势,着力完善提升森林康养基地品质,发展森林游憩、度假等多元文旅消费场景,全力推动森林资源深度转化利用。要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前提下,对重大文旅项目、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自然保护地准入、林地使用、林木采伐等事项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林业支撑力量。
市科协召开专题会要求,科协系统要立足“四服务”职责定位,紧密结合科协组织优势和资源禀赋,创造性抓好市委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在推动“科普+”与文旅融合上展现新作为,开展好巴中籍院士户籍分布图系列工作。要聚焦“科普大视界”,推动文旅资源价值转化。围绕“科普+研学+旅游”产业链,推动开发“科技探秘+古镇寻踪”组合式旅游产品,实现“研学+文旅”客源双向导流。要聚焦“科普视听大会”,塑造巴中文化新IP。借力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与相关部门协力筹备好第二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形成“科技盛会+城市营销”叠加效应。要聚焦“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科普惠民根基。积极构建“市级综合馆+县级特色馆+流动科技馆”三维网络,同步开发“云上科技馆”平台,线上线下一体推动“科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巴中融媒记者 严波 李建军 袁崎芳)